日本東京總教區菊池功總主教呼籲亞洲教會領袖,透過尊重以「神職」主道的亞洲教會的文化差異,以確保平信徒能更投入參與,以達至更共議同行的教會。
這位亞洲主教團協會秘書長說:「亞洲國家仍然非常神權化:由神職人員作決定。」
根據法語的《亞洲教會》10 月23 日報道,菊池總主教在 10 月 19 日羅馬舉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必須讓平信徒更多地參與決策」。
他也指出,需要想辦法增加平信徒參與教會決策過程。
他說:「困難在於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讓平信徒參與其中,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很忙碌,幾乎沒有時間,而且還必須照顧家庭。」
正在羅馬進行的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共議同行主教會議)於 10 月 4 至 29 日於羅馬舉行。
一旦完成《工作文件》的討論,大會365個成員將被邀請提出一份概要文件和一份給天主子民的信。
該報告將於 10 月 29 日發表,屆時教宗方濟各將主持主教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的閉幕彌撒。 會議的第二部分將於 2024 年 10 月在舉行。
菊池總主教指出,教會需要制定「正確的方法」,讓平信徒參與教會的決策過程。
他說:「你怎能要求上班的平信徒放下工作,來羅馬進行一個月的交流呢? 這是不可能的。」
他補充道:「如果我們真的想讓平信徒參與教會的決策,我們也必須考慮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 這是我們仍在努力的事情。」
他也指出,在亞洲背景下討論共議同行時必須考慮該地區的多元文化背景。
主教說:「作為亞洲人,當我們談論天主教會的共議同行時,我們希望每一種當地文化都得到尊重。」
他指出:「主教會議並不表示要統一:我們必須根據我們自己的文化,按照自己的方式共同努力。」
作為共議同行的一個例子,主教指出了他作為主席領導的全球天主教慈善機構聯合會國際明愛的運作情況。
這位主教說,明愛「匯集了世界各地 160 個組織,每個組織都是獨立的」。
他解釋:「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主教身分,並與其合作夥伴合作,也展示了其普世和跨宗教的性質。」
主教表示,明愛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主教組織」,從高層到基層,為有需要的人提供超越援助的服務。
他說,他希望將在東京舉行的主教會議上學到的經驗付諸實踐。
他補充說:「回到東京,我也想將這種共議同行精神引入我們的教會,使其成為所有教區的共同心態。」
他表示,他希望將亞洲的熱情好客精神引入教會生活,正如世界主教會議的亞洲大陸報告中所表達的那樣。
他說:「在亞洲的天主教會,我們的結構確實非常西方化,但我們有可能將我們的好客精神引入教區活動。」
【完】
原文: Japanese archbishop calls for more ‘synodal’ Asian churches
相關文章: